我是1990年高中毕业的,那时候大学还没有扩招,也没有太多的就业门路,用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”来形容当年的高考毫不为过,第一次参加高考的我名落孙山后,和众多同命相怜的学子一起进了复读班,成了一名“高四生”。
高三学习紧张众所周知,“高四”更不用说,每天早上匆匆赶到教室,便坐上两节课甚至半天;夜阑人静,教室里依旧灯火辉煌,一双双疲惫的眼睛在翻得破烂的书本里苦苦寻找,寻找十几年寒窗的夙愿。也曾一次次仰望星空,只是感到迷茫,不知道自己下一次高考会有怎样的命运。
“高四”那一年,老师死教,学生死学,不用维持课堂纪律,全靠自觉。都是经历过失败的学子,压力山大,以至于参加工作多年后,我还经常做梦参加高考,我与很多“高四”学生交流过,发现这是高考留给我们的后遗症。
教室里的气氛比较沉闷,少有欢声笑语,“高四生”个个身经百战,一次次的摸底考试、模拟考试让人应接不暇,大家最关心的是自己的成绩和名次,同窗一载不知姓名的大有人在,但也有例外,有位老兄是复读班的“钉子户”,我去上“高四”时,他已在那复读了三年,第二年我考上学,他还是榜上无名,锲而不舍的精神令人钦佩,其大名在复读届人人皆知!
新年将至的时候,考上大学的昔日同窗用印有大学校名的信封包上一张明信片寄过来。曾几何时,我们朝夕相处,同窗共读,现在却是“人各成,今非昨。”熟谙心理学的老师看透了我们的心思,小黑板上不失时机地出现了“临渊慕鱼,不如退而结网。”紧锣密鼓声声催。
一年后高考揭榜,又是“几家欢乐几家愁”,考上的欢天喜地,再次落榜的有人继续上“高五”,也有人选择放弃。父母为了让我有个“铁饭碗”,让我选择了政法院校,我虽然更喜欢文学,但也只好听命。
时光荏苒,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,我的“高四”同学,很多人或高或低考取了不同的院校,毕业后被分配了工作,不少人在单位混的还不错,正处、副处好几个。被称为“钉子户”的老兄经过死缠烂打,最后“压线”考上当地的师专,如今在一所中学抓后勤,也算功德圆满。“人生能有几回搏”,高考给我带来失败,也带来成功,是我人生最宝贵的一段经历。
难忘高考,难忘“高四”那一年!
(文/屈国杰 )